华东师大集智聚力“生态+”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2023-08-17阅:11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全新的“绿色时代”正扑面而来。

3700平方米,100多种鸟类,城市中罕见的原生态森林,藏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樱桃河上的“生态岛”。

  倡导“不言之教”,华东师范大学建设生态校园,实施“生态+”行动计划,整合多学科综合优势,守护绿水青山,奏响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强音。

  这个暑假,在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20多组来自闵行区吴泾镇的亲子家庭踏上闵行校区樱桃河上的生态岛。孩子们触摸多种本土植物,了解植物、鸟类的生活习性,感受生物多样性对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在行走、观察、互动的过程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

在闵行校区樱桃河上的生态岛

  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参考上海周边森林类型,结合土壤特点,选用本土树种,在这片建设校园时废弃材料堆积的小岛,种植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营造近自然森林。

  不到二十年,当时的幼苗已长至20米高,层次丰富,郁郁葱葱,养护成本却极低;曾经路过的鸟类,在这里觅得了栖息地,单鹭类就超过150只,甚至吸引了区域内罕见的小太平鸟“定居”。 四十多种植物、一百余种鸟类,让“生态岛”无愧为动植物的“乐园”。

  一场场人文行走也自“生态岛”启程,吸引众多亲子家庭前来体验……

  华东师范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作为指导遵循,结合高等教育特点实际和学校“生态+”行动计划实施,整合多学科综合优势,联动校内外资源力量,在科研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主动作为、切实行动,奏响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师大强音”。


1. 面向国家急需 瞄准关键问题强化科研创新支撑


  着眼“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战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科学技术前沿问题、绿色低碳发展命题、关键领域治理难题等,加大科研攻关力度,促进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 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创新。

  基于绿色化学传统学科优势布局“绿色碳科学”前沿交叉学科,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共建绿色低碳能源化工联合实验室、石油化工分子转化与反应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着眼未来绿色低碳能源化工行业发展新布局加强技术储备,协同攻关碳资源高效利用、石油资源分子水平转化、原子经济化工、零碳石化等相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关键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为推动“双碳”目标下石油化工产业升级和化石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打造高质量绿色低碳能源化工产业链贡献力量。

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形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师大经验”。

  七十余年深耕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和利用,持续建设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搭建地空一体化森林生物群落观测系统,为稳定全球植被生产力以及未来更为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陆地碳汇提供支撑。建设普陀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以科学研究助力东海岛屿植被恢复和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承办第十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获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生物多样性与陆地碳汇协同提升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深入开展相关领域基础研究,积极推动应用转化。


  • 提出海洋环境污染国际共治的“中国方案”。

  率先提出开展我国海洋微塑料监测和研究的建议,获国家采纳。在海洋塑料与微塑料污染监测分析技术,海洋微塑料分布、来源、输运和归趋,以及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并跑世界、部分领跑。

  深度参与海洋环境污染国际共治,领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OC-WESTPAC“海洋微塑料研究”和联合国海洋科学十年“遏制亚洲河流塑料垃圾向海洋排放”项目,编制联合国环境署《海洋垃圾热点评估方法》白皮书。

undefined

李道季团队在海南三亚出海开展海洋塑料和微塑料调查

  联合自然资源部等单位,系统开展我国黄海绿潮起因、藻华形成、生长和传播机制等研究,为全球应对大规模漂浮的大型海藻藻华问题提供研究方法与学术思路,研究成果于2018年获得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研究团队负责人成为首位获得国际湖沼与海洋科学学会(ASLO)Ruth  Patrick杰出科学家奖的中国海洋科学家。


2. 立足区位特点 提升服务区域协同绿色发展能级


  以加入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联盟为依托,主动对接区域绿色发展需求,提升服务能级。


  • 咨政建言助力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

  加强“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等教育部和上海市研究基地建设,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共建“长三角一体化法治研究院”等新智库平台,集聚多方优势资源和专家力量,形成高质量咨政成果。

  牵头编制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一体化管理运营规范》,作为示范区三周年制度成果之一正式印发。与三省一市相关机构和其他智库开展联合攻关研究,起草《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条例》,为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协同立法探索经验。


  • 聚力服务绿色生态一体化上海龙头作用发挥。

  坚持开展崇明岛生态监测和保护工作逾六十载,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崇明生态研究院”建设为依托,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持续贡献智慧、输出方案。

崇明生态研究院

  牵头“长三角典型河口湿地生态恢复与产业化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形成针对淤积型岸段、侵蚀型岸段和季节性冲淤岸段的本地植被快速扩繁技术体系,攻克潮滩强水动力条件下的定植难题,应用于崇明东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金山鹦鹉洲生态湿地建设、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显著提升了候鸟栖息地的生境质量;编制的上海市海岸带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工程项目规划,被上海市和自然资源部采纳。

  聚焦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对上海饮用水水源地金泽水库开展水质特征研究与风险评估,开展上海化工区工业场地初期雨水径流处置与环境风险防控,应用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一市一策”上海驻点跟踪实践,得到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联合研究中心肯定。关于长江口-杭州湾海域污染综合治理的专家建言被上海市采纳。


  • 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联保共治。

  承担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委托项目,对近五年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和协作机制建设效果进行跟踪评估。

  探索技术赋能生态治理区域应用,研究形成太湖富营养化治理与管理成套技术体系,并自主研发应用推广服务系统,接入江苏省环保厅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获得良好应用推广。

  校企联合研发基于多源遥感技术的水生植物智能监测与报警系统,在黄浦江、吴淞江等重点河流部署十余套,数据接入上海市智慧城市“一网统管”数据中心,为智慧城市管理和水生植物监测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3. 激发卓越担当 提高生态文明人才自主培养实效


  深刻认识理解建设美丽中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战略任务中的重要地位和高校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任务使命,分类施教、多维发力,增强青年大学生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勇担生态文明建设重任的思想自觉和能力素养。


  • 强化优势学科育人支撑。

  将“双一流”建设学科“生态学”以及“生态+”学科群建设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和有力支撑,依托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地理科学、生物科学),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培养卓越人才。自主设置并获批“碳中和科学”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全球变化与碳中和科学”微专业,探索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为不同专业学生提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素养能力历练平台。


  • 扎根实践打造生态“金课”。

  把握生态文明人才培养特点规律,扎根美丽中国大地,把课程开到山水林田湖草沙中。

  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丈量美丽中国》野外考察实践课程,开辟丈量青山、绿水、海疆、林海雪原等路线,带领学生前往中国最具生态特色的地区和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开展野外调查、测量和研究。

在东极开展岛屿植物调查

在长白山进行木本植物调查

  在浙江天童、舟山群岛、天目山、百山祖、安徽天堂寨、长江口湿地、上海崇明西沙、金山廊下等多个野外观测站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从陆地到河口滨海、从森林到城市、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的覆盖。

  探索构建基于元宇宙数据驱动与5G网络融合的典型生态环境全息教、学、研空间和新形态智能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开设《环境问题观察》《城乡生态保护的中国智慧和实践》等实践型通识课,“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团队”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特色改革领航团队。

  拓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第二课堂”,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大科普”与生态环境知识“小科普”结合的特色科普课程和模式,积极推动大中小学生态文明科普教育一体化建设,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环境教育基地,学生“双创”项目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学术论文奖(最高奖)。


  • 深化校园生态“不言之教”。

  开展绿色校园创建,从学生身边的、日常的学习生活空间改造和生态环境优化入手,让绿色低碳发展可见、可感、可行。

  推进教学楼、图书馆整体照明、校园路灯等节能改造,在部分学生宿舍建设太阳能、光热、空气源热泵、燃气锅炉多能互补集成的浴室热水系统和屋顶光伏等以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占比,持续推动校园楼宇屋顶花园建设及楼宇周边环境微更新、丽娃河及樱桃河滨岸生态改造等。

  开发涵括200余种校园植物百科的校园生态地图小程序,并将逐步上传校园常见鸟类和昆虫等类群信息,引导同学们从认识、观察和保护身边动植物做起,共同守护校园健康美好生态。

  将校园生活垃圾分类、资源节约等内容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建设生态文明和绿色校园相关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双碳”创新创意学术文化节、“低碳生活周”等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让绿色低碳生活在青年大学生中成为“新风尚”。


  

来源|党委宣传部、学校办公室 组稿|董盈盈王佳宁 编辑|夏雨岛、史佳妮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