Ⅳ类高峰学科“岛屿大气与生态”宋坤研究团队提出在小尺度下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比不透水表面覆盖度能更好地预测城市自生植物丰富度
城市自生植物,是城市中自我生长的、并非由人类栽种的植物,包括杂草、自然更新幼苗等等。它们广泛的分布在各类城市用地类型中,可利用多种微生境(石缝、树池、墙体)进行繁衍生息。不透水用地类型的覆盖度是指征城市化强度的一种指标,常被用于研究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这种方法忽视了其他类型用地也可以支撑生物多样性的事实。Ⅳ类高峰学科“岛屿大气与生态”宋坤研究团队提出在小尺度下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比不透水表面覆盖度能更好地预测城市自生植物丰富度,研究成果以“Land-use diversity can better predict urban spontaneous plant richness than impervious surface coverage at finer spatial scales”为题,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21年IF=8.910)上。
该研究清查了上海市崇明区3个岛屿(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321个0.25ha样点中自生植物组成和土地利用类型(12个类型),探讨了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在解释物种丰富度中的作用。研究阐明了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包括绿色空间和不透水用地,如何影响城市自生植物丰富度,指出在邻阈尺度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时需要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的作用,建议城市规划者应不仅仅考虑创造多样的绿色空间,也要使城市土地利用提供栖息地的能力最大化,从而提升城市植物多样性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崇明区3个岛屿上的自生植物调查样点分布和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常铭阳(硕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崇明生态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宋坤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上海市科委和上海高校Ⅳ类高峰学科“岛屿大气与生态”建设经费支持。
图文来源丨崇明生态研究院生态保育与修复研究中心宋坤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