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13个国家的27名学员,来崇明岛共绘蓝碳生态新蓝图
上海,2024年9月8日 —— 在金秋九月的明媚阳光下,“海上丝路”国家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碳封存潜力评估与能力建设国际培训班(CBC-MSR 2024)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拉开帷幕。本次培训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主办,得到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由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崇明生态研究院联合组织,汇聚了来自非洲、拉丁美洲、南亚、上合组织成员国及东盟等“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国家及合作伙伴单位的青年学者与管理精英,共同为滨海湿地的碳封存潜力评估与保护贡献力量。
9月12日至14日,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27名精英学员,跨越国界,齐聚崇明岛,开启了为期三天的野外调查与实践之旅,共同推动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以及蓝碳交易体系建立。本次崇明岛野外调查实践由崇明生态研究院牵头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海洋生物圈整合研究(IMBeR)办公室协办。
“海上丝路”国家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碳封存潜力评估与能力建设国际培训班(CBC-MSR 2024)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开班
走进崇明,领略生态魅力
赴岛第一站,培训班学员们率先踏入了崇明生态研究院的大门。工作人员简要介绍了研究院的建设背景、建设目标、重点建设领域和阶段性成效。随后,大家一同观看了崇明湿地的科普视频,崇明岛作为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其湿地科研、科普价值在上海、甚至整个长江三角洲都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现场讲解、墙报浏览和科普视频,学员们不仅对崇明生态研究院如何支撑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有了初步了解,更迫不及待地想实地感受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理念与实践成果。
参观崇明生态研究院
随后,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的探访,让学员们近距离接触到了生态保护的前沿实践;而崇明学宫的古朴建筑,则让他们领略到了崇明岛深厚的文化底蕴;崇明规划展示馆的现代科技展示,生动描绘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蓝图与成果,激发了学员们对生态保护与发展的浓厚兴趣。
参观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
参观崇明学宫
参观崇明规划展示馆
深入湿地,实践采样技能
9月14日,崇明西沙湿地迎来了最为生动的一课——蓝碳生态系统实地调查采样。在炽热的阳光下,培训班志愿者以专业的态度,向学员们展示了湿地沉积物柱状样及水样采集的全过程。他们不仅详尽阐述了每一步操作的原理与技巧,更将课题组内多年积累的野外采样经验倾囊相授,鼓励每位学员亲手尝试。从采样点的精心挑选到最佳采样时机的把握,再到样品的规范采集与详尽记录,每一步都体现了科研工作的严谨与细致。学员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不仅掌握了蓝碳生态系统样品采集的核心技能,更深刻理解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此次实践不仅为学员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激发了他们投身蓝碳保护研究的热情与决心。学员们纷纷表示,未来,他们将把所学所得带回自己的国家和地区,为推动全球蓝碳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贡献自己的力量。
崇明西沙湿地采样实践
共话蓝碳,展望合作未来
在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与交流中,学员们围绕蓝碳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经验,探讨了蓝碳研究的最新策略与方向。此次活动不仅为学员们搭建了一个跨国界、跨学科的交流平台,也促进了国际社会对滨海湿地碳封存潜力的广泛认识与深入理解。未来,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学者与管理精英将成为蓝碳保护事业的重要力量,共同推动全球蓝碳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崇明明珠湖合影
图文、来源 | 崇明生态研究院、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