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名人讲坛”圆桌会议在沪举行
第六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名人讲坛”圆桌会议活动于10月25日下午在上海科技馆隆重举办,邀请来自中国、英国、阿根廷等国家的自然保护领域专家学者,通过议题讨论的形式,交流成果、总结经验、开拓思路、提出设想,共同倡导“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理念,为推动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本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名人讲坛”圆桌会议跳出上海、服务全国、放眼世界,创新性地促成“长江头”与“长江尾”、民族与世界的思想碰撞——以“长江生态保护:高原和大海的对话”为主题,邀请来自北京、上海、武汉、南京、西藏、青海、云南等地的专家学者,围绕“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促进长江流域生态永续发展”、“科学精准治理,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长江、文化长江、经济长江的高度融合”等议题,结合当地长江生态治理现状与自身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并通过视频的方式与英国、阿根廷等国专家交流意见,就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产业转型、人文塑造等问题谏言献策,为长江以及长江流域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左焕琛代表主办方致辞。她表示,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在经济发展、生态多样性维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贯彻落实长江生态保护工作,不仅事关我国重要生态宝库安全,也事关全球生态的整体平衡。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流域发展规划,保护好生命长江、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已成为现在和未来必须、也是急需要做的事。上海作为长江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守门员”,也肩负着引领长江经济带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责任,要为长江永葆生机活力做出上海贡献。最后,她热烈欢迎各领域资深专家、学者出席本次圆桌会议,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能够汇聚全球智慧、共建生态未来,让长江水清岸绿、鱼跃虾欢的美好景象早日重现。
围绕各项议题,中外与会专家纷纷谏言献策。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利民与华东师范大学崇明生态研究院院长唐剑武分别结合在长江河口与崇明生态岛从事环境监测与旗舰物种保护的工作经验,提出以固碳减排、产业升级为中心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构想,把更多的社会力量投放到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去,为“生命长江”贡献力量。
原上海海洋大学校长潘迎捷着眼于长江生物多样性与十年禁渔禁猎计划,提出“地域上重视长江尾、物种上重视鱼类”,希望在未来能够进一步扩大禁渔红线,将洄游性鱼类和河口鱼类的关键栖息地包括进去,为长江物种多样性修复工作“加一道锁,把一下关”。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原副院长陈进从水利领域出发,以“水文、水环境、水生生物”三大考量因素为中心,介绍了水体质量对物种延续的复杂影响,希望在废污水排放方面加大治理与监管力度,从而缓解各流域水质“富营养化”的难题。
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上海区域办主任任文伟以世界自然基金会近期发布的《长江生命力报告》为引,提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与科技、传媒、金融等业界的合作力度,通过经济带发展带动绿色生态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将生态理念更好、更直接地普及到千家万户中去。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围绕自身在从事江豚、中华鲟等物种搜寻工作时的感悟,着重介绍了目前以“就地、迁地、人工饲养与繁殖”为中心的三大保护措施,希望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形式扩大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网络,为生物们提供一方怡然自得的净土。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教授杨光就王丁研究员的提议继续深入,认为长江保护还要重视人为活动的影响,并加强对“就地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只有在就地保护上倾注更多的精力,才能在长江江豚未来种群的恢复工作中取得新的突破。
阿根廷自然科学博物馆国家超冷冻组织库及国家鸟类收藏馆馆长达里奥•里奇马尔强调“管理、科研、技术”对生物修复的重要性,认为可以通过“DNA条形码”技术记录并分析沿江不同环境中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情况,为研究长江提供一个的崭新的视角。
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李·帕克认为长江物种恢复的关键在于恢复沿长江廊道、流域及支流的湿地与河岸栖息地,要重视并着手改善土地过度开发与城市化对环境造成的复杂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类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
西藏大学教授拉琼以“极端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为主题,认为人为因素是现阶段对西藏物种保护工作影响较大的负面因素,如何建立起长期有效的监管机制,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田俊量提出建设“国家公园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认为国家公园体系建设可以有效缓解自然保护条例与自然资源法律的冲突,从而对生态系统进行完整全面的保护。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教授李金惠认为,不能仅关注长江本身,而是要把长江流域治理工作视为一个整体,按流域进行区分,由各地的相关环保力量承担各自的责任,并积极推动“无废城市”政策,汇细流为江河,整体提升长江生态治理水平。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光明认为,长江沿江大保护仍处于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长期博弈阶段,问题核心依然是废污水排放与治理工作,这涉及整个沿江流域的产业发展与污染控制问题,仍需要不少时间才能有所改观。
中国高原湿地中心常务副主任田昆认为,要定期开展各流域生态环境监测与统计工作,禁渔禁猎计划的推行也应因地制宜,科学地、全面地考虑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党卫东认为,科普宣传和教育是长江保护工作的重要推动力,在科技传播、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各地区要形成合力,加强生态理念传播力度,为环境保护事业提供更多有生力量。
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张锡炎以社会团体的视角,介绍了他在亚洲象、热带雨林保护工作方面的经历与感悟,认为环境保护事业需要更多人的参与与投入。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制片人刘丽婷结合自身拍摄《长江之恋》纪录片时的故事,认为长江保护工作应加强与传媒业的合作力度,多做一些科普宣传与情怀塑造工作,把长江故事写好、讲好。
会上还举行了《上海科技馆“鲸奇世界”拉萨巡展协议》签约仪式。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党卫东、巨人网络公共事务负责人陈晓钟共同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此次《鲸奇世界》拉萨巡展,希望海洋环保主题的展览能够激发藏区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主办方领导对此次会议作出总结。上海市绿化市容管理局副局长顾晓君高度评价了本次圆桌会议,并简单总结了近两年来上海在长江保护工作方面的努力与成果:一是2012年起筹备实施的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二是2017年开展的生态廊道建设。他表示,未来上海将继续加大保护力度,在启动长江口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的同时,加快长江口国家公园创建与森林城市群发展进程,为上海打造宜居生态之城添砖加瓦。
科学技术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副主任许佳军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全人类的千年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深深根植于中国战略发展规划之中。作为科普、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做好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只有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环保意识,才能使自然保护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希望以“圆桌会议”为代表的科普平台能够坚持国际化发展道路,汇聚全球智慧,成为中国对外展示环保成果的重要窗口与宣传阵地。
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以梁启超名言“我中国有黄河、扬子江两大流,其位置性质各殊,故各有其本来之文明,巍独立发达之观”为引,指出长江文明对中国民族、中华文化的深刻影响,认为要从“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维度构建复合、全面的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系统;并以科普场馆的独特视角,希望可以加强与传媒、网络领域的合作力度,汇聚各方力量,聚焦物种保护与污染治理现状,做好长江流域的长期跟踪宣传、报道工作,讲好长江故事,提升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其自发参与到长江保护事业中去。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柏国强表示,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已逐渐发展为我国农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与活力所在。长江生态体系和长江经济带的地位和作用,说明长江流域的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长江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治理这些问题必须实事求是、久久为功。禁渔禁捞是当前阶段迈出的一大步,却也只是万里征程的一小步。只有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才能使长江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发展带。最后,他向出席本次活动的与会嘉宾致谢,并相约明年再聚上海,群策群力,共同谱写出新时代《长江之歌》的华美乐章。
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可以积极促进长江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发展进程,带头实现流域“一盘棋”、共治“一江水”,以“长江命运共同体”为支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将继续加强、完善“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品牌建设,依托“名人讲坛”圆桌会议平台,在做好相关公众科普宣传的同时,为政府决策、咨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此外,组委会还将着力加强政府、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动植物园、国内外NGO等机关、组织的合作广度与深度,推动自然保护与科技、教育、旅游、经济、产业、文化等领域的融合,为全国乃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主办单位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
承办单位
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
上海科技馆
华东师范大学崇明生态研究院
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
图文、来源 | 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