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自然演化与未来生命探讨系列课程

2023-07-20阅:295

一、课程简介及日程安排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亟待传递给新时代青年,跨学科学习能力对于学生面对未来挑战至关重要。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有关人类族群演化发展历程和生态文明思想源流的通识教育,更希望能够与青年一代共同研讨人类未来命运。另一方面,学生思维能力提升需要通过探索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来实现,我们将邀请学生与教师对话,共同梳理自然演化与未来生命的线索,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青年科学家的知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从中获得启发。

本次课程为华东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理性、科学与发展”模块,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开设),得到了崇明生态研究院的大力支持。课程将由陈雪初教授引导同学们开展跨学科学习与研讨,同时邀请到国内知名学者和青年科学家主讲专题,并与同学们对话交流。本课程也为崇明生态研究院自然教育基地(学校)建设生态文明课程体系提供基础。

二、课程详情

第一讲:人类崛起之谜I:从个体到社群到生态系统

主讲:陈雪初

报告简介:从个体生理生态角度来看,人类相较于其他物种并无优势,然而聚集在一起却改变了整个地球的面貌。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智人何以能够在自然界脱颖而出?早期人类社群是如何适应自然,争取生存的?人类的崛起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希望通过跨学科交流,能够更为深入地探讨自然演化过程中人类命运的转折时刻。

第二讲:人类崛起之谜II:杭州湾新石器时期的人与自然

主讲:刘演

报告简介:古代人类的生存环境如何?自然环境对人类有何种影响?古代人类如何适应环境?古代人类如何改变环境?刘演副研究员将以杭州湾地区新石器人与自然的长期演化关系为例,从气候变化,海平面波动,地貌演化等角度,探讨该地区新石器时期人地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特征,以及在此过程中古人如何发现并利用、驯化、栽培水稻。希望通过跨学科交流碰撞出新的火花,共同进步。

第三讲:人类与自然共生之道I:生命的法则与古文明的成败兴亡

主讲:陈雪初

报告简介:塞伦盖蒂草原上的物种兴衰启示着自然界恒久不变的生命法则。虽然人类成功地跨越了所有营养级成为凌驾于万物之上的顶级物种,铸就了具有超越性的古代文明,却还是会不断面临自然的惩罚,出现社会崩溃的现象。历史时期人类是如何维持区域社会经济稳定,使族群得以延续的?在这种可持续性背后是什么样的社会组织模式和自然干预方式?这对同样面临着生态环境危机的当代人类又有何启示?

第四讲:人类与自然共生之道II:历史上的太湖溇港

主讲:包诗卿

报告简介唐末五代以降,江南逐渐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太湖流域的水利治理需求愈加紧迫。“湖境来源盛”,湖州七县水道,从东塘到南浔,十分之三分泄于秀水、吴江,十分之七由溇港泄入太湖。位于湖州北缘的长兴、乌程便有了七十二溇的说法,一为泄上游之来水,以防内涝,二为防太湖水之倒灌,以御外溢。遇涝则引水出田,遇旱则运水种田。太湖堤防、溇港漾塘、圩田和聚落生活,共同构成了太湖溇港的独特面貌,成为世界灌溉工程和排水史上的奇观。

第五讲:生态文明-东西方文明的殊途同归

主讲:周晋峰

报告简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接纳与研究,更是涉及审美、道德、法律、教育、旅游、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每个方面均体现出了文明多样性的纷繁复杂。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只有清楚认知生态文明状态下的文化多样性,我们才能更加积极、客观地去看待其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博弈,也才能从“你死我活”的文明对立,转变为共同学习、繁荣发展的和谐共荣,才能携手应对全人类所面临的挑战,从而获得更好的、可持续的发展,进入更优秀的文明时代。

第六讲:未来生命探讨I/II

主讲:钟澄

报告简介: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意识?人类作为一种生命形态的未来演化趋势会是怎样?钟澄教授将就以上话题与华东师范大学师生探讨交流,希望通过跨学科对话,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第七讲对话:人类世、人工智能与地球生命共同体

主讲:陈雪初、王嵘

邀请学生与教师对话,共同梳理自然演化与人类命运的关系,探讨在地球进入人类世,人工智能技术逼近奇点的当下,人类与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未来,及其共育共生之道。

 三、主讲人简介

周晋峰,北京大学博士,曾任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九、十届中华职教社副理事长。现任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世界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副主席,罗马俱乐部执委等。在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周晋峰创新提出了基于人本的解决方案、环境治理三公理、生态恢复四原则和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社区保护地、生态文明驿站、低碳工坊等实践体系,这些创造性理念和实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重视和赞誉。

钟澄,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在Nature EnergyNature Reviews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Advanced Materials 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160余篇,被SCI他引近8000次。编著中英文专著/教材3部,担任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研究院终身理事以及Carbon EnergyFrontiers in Chemistry副主编,2021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刘演,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在Earth Science Reviews, Communications Earth&Environment,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被SCI他引400余次,担任Geomorphology期刊客座编辑。

包诗卿,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明清史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教改项目多项,独著《翰林与明代政治》,参编《江南史十八讲》等。

王嵘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导,崇明生态研究院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种适应种间关系和快速环境变化的机制。采用野外生态调查实验结合多组学技术,揭示种间关系尤其是专性传粉关系形成与维持的生态和分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人类干扰改变种间关系的原理。核心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以及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EcologyMolecular Ecology等著名刊物。主持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获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资助。

陈雪初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崇明生态研究院特聘教授。从事修复生态学研究,关注海岸带和城市郊野的生态保护修复,为绿色发展提供基于自然与人文的解决方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社发重点项目等,研究成果发表在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Harmful Algae等期刊上,湿地恢复蓝碳增汇成果被Nature选为研究亮点报道;主持鹦鹉洲生态湿地、农林水乡等项目的生态设计,技术成果转化为生态工程地方标准,获上海市水务海洋科学技术奖,上海市浦江人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