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态岛科学联盟落户崇明 国际生态岛科学研讨会在沪举行
为跟进和延续2018年10月在上海崇明岛举办的生态文明建设国际论坛“崇明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中与会专家学者关于成立“国际生态岛科学联盟”的倡议,2019年10月18-19日,“国际生态岛科学研讨会”在崇明岛举行。
本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邀请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新西兰、泰国、罗马尼亚和爱沙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近30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出发,以实现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和全球生态岛屿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站在全球观察的角度,共论“国际生态岛科学联盟”建设。
“国际生态岛科学研讨会”举行
在18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华东师大副校长孙真荣首先在致辞中向前来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崇明生态研究院的建设情况以及华东师大与崇明区的全面纵深合作。随后,他通过抛出“如何定义世界级生态岛?如何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支撑生态岛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揭示本次研讨会举办的意义所在。同时他表示,海纳百川是上海的城市精神,建设世界级生态岛需要博大胸怀和世界眼光,要广纳国际先进理念,借鉴世界优秀成果,汇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院校、企业、智库深入开展合作。
华东师大副校长孙真荣致辞
随后,上海市崇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丁振新发表关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情况的开幕演讲。他从崇明生态岛的建设历程、建设成效以及“十四五”期间的重大工作三个方面展开。据介绍,崇明区将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着力展现高能级生态“新魅力”;加快实施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增添高标准建设“新动力”;大力推动生态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狠抓花博项目筹办,探索呈现高水平会展“新模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谱写高品质生活“新华章”;推进区域协同共治,加快构筑高效能治理“新格局”;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引领,创新实践强有力保障“新举措”。
上海市崇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丁振新作开幕演讲
华东师大崇明生态研究院海外院长、研讨会主席唐剑武主持开幕式
会议期间,众多来自海内外生态岛建设领域的著名专家以“国际生态岛科学联盟的愿景和使命”“生态岛屿的概念和实现途径”和“生态岛屿建设的科学支撑”为主题,围绕“生态岛评价指标体系”“生态岛屿建设的科学、技术和政策支撑”“再生农业和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湿地管理”“可再生能源”“大气污染”“水环境”以及“生态教育和公众意识”等多个议题发表20多个学术报告,并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探讨交流世界岛屿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岛屿的建设。
学术报告环节
报告环节中,华东师大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教授、崇明生态研究院生态文明高端智库负责人孙斌栋以“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绿皮书”为主题展开汇报,展示其主要提纲目录。他表示,该绿皮书主要以夯实生态基础为中心,服务国家发展、服务百姓民生为宗旨,主要特色是展现历史记载、决策依据、学术支撑和交叉集成。此外,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秀珍以“崇明环岛景观大道‘绿色堤防’建设”为题,介绍了其科研团队在2018年所做崇明环岛的调查成果,评估了现有环岛植被的消浪功能,并给出建议。各领域专家在汇报结束后与参会学者们就相关问题和感兴趣的内容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会场讨论
19日上午,在报告环节结束之后,与会专家学者就“国际生态岛科学联盟”的成立展开热烈讨论,为联盟的具体内容积极建言献策,最后一致同意在成立宣言上现场签字,共同宣告“国际生态岛科学联盟”的正式成立,共同见证这世界首发的针对生态岛建设的科学组织诞生的时刻。
不可否认,面对社会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压力,岛屿在人类可持续发展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国际生态岛科学联盟”将就有关岛屿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并将积极克服生态岛建设过程中的科学和技术难题,打造世界一流的生态岛发展创新基地。
具体而言,该联盟将围绕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湿地保护、新能源、环境污染治理、教育、公共意识等领域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并以此为平台,研发新技术和新方法、改善湿地及海岸管理和治理、控制物种入侵、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保护水环境和水资源。此外,联盟将推进生态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增进人类对岛屿生态的认识,以实现岛屿可持续发展。
该联盟的正式成立代表着全球科学家在生态岛建设研究方面即将展开实质性的长期合作,服务于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同时,联盟落户崇明、并以崇明生态研究院为总部,意味着其将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理念和实施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甚至将向世界展示国际生态岛建设的中国案例。
“国际生态岛科学联盟”正式成立
与会者在崇明东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
会后,为展示崇明岛风貌,让更多专家学者了解崇明湿地的重要价值及其开展的生态保育工作,与会者前往崇明东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实地了解保护区变迁史、候鸟迁徙、栖息地保护以及互花米草治理工程等方面的情况。
图文、来源|崇明生态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