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守护:华东师大与崇明生态岛建设

2017-06-30阅:372

中国第三大岛、“长江门户、东海瀛洲”崇明岛

  崇明岛,有美妙清新的森林湿地,有候鸟迁徙的壮观奇景,有甜蜜的果实摘采和唇齿留鲜的农家美味……

  在华东师大科研人员的世界里,这座朝着世界级生态岛的方向建设的崇明岛同样是大自然的宝库和馈赠,但伴随他们的不是美景美食,常常是凄风涩水,日晒雨淋。科研人员和崇明岛的交流方式是这样的:采样、观测、研究、服务……


  早在上世纪,华东师大400多位师生开展长江三角洲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大调查时,就以崇明岛作为主要采集地。1960年代,华东师大学者科学诊断出崇明南门港沿线冲刷原因并提出整治方案,挽救了崇明南门港口,保护了崇明县城。

  在随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及有关委办局的大力支持下,华东师大科研团队对崇明岛生境的监测、研究、保育及修复从未间断。

陈吉余院士在野外考察

年代

  受上海港务局、航道局及崇明县政府委托,对北港进行大规模调查,有力支持长江口治理工作。


年代

  倡导全国海岸带综合调查并主持上海市海岸带调查,形成上海市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规划,提出崇明岛南隧北桥等战略设想。


年代

  根据长江口水文、地貌特征和相关研究成果,明确提出青草沙水库选址方案


✓ 出版中国第一本湿地专著

  1990年,华东师大学者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湿地研究专著《中国湿地》,1998年出版《中国湿地研究和保护》,开拓和引领了中国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

✓ 崇西模式:实现生态保护与开发的双赢

  2005-2007年,华东师大在崇明西沙湿地建成了国内第一个河口湿地生态修复研究基地后来成为西沙国家湿地公园,日最高峰3万人次,目前年接待游客百万,成为崇明旅游和生态科普的重要场所,带动崇西片区乃至崇明岛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生态保护与开发双赢模式的成功实践区(崇西模式)

  



华东师大崇西湿地科学实验站

200511月,时任上海市长韩正考察崇西湿地


✓ 崇东模式:生态保育与修复示范区

  1994年崇明东旺沙建立了野外工作站(崇明东滩湿地科学实验站前身)。2006年,华东师大学者首次提出崇明东滩大面积互花米草的治理方案,研发的关键时期刈割+水位控制互花米草控制集成技术,在东滩湿地广泛应用,建成了东滩湿地生态保育与修复重要示范区(崇东模式)

崇明东滩湿地


✓ 建立崇明生态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010年华东师大牵头完成了崇明生态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为《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年)》发布提供关键依据。


✓ 建设长江口综合研究与系统监测站网

  2010年,为应对长江流域蓄、拦、引、调复杂水情对河口影响,华东师大学者提出组织开展长江河口系统监测和综合研究的建议,推进并参与上海市长江口水文监测站网建设。


✓ 提出疏浚土吹填扩张横沙岛方案

  

  2012年,华东师大学者提出利用长江口维护深水航道的疏浚土和其它航道码头的疏浚土吹填扩张横沙岛的建设设想和方案,为上海储备战略发展用地,得到上海市政府的高度认可。目前横沙东滩已成陆近60平方公里。


✓ 开发长江口盐水入侵预报系统

  开发周期近十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江口盐水入侵数值预报系统2012年成功运用,确保了青草沙水库安全运行,保障了上海市饮用水源的安全,特别是20142月长达23天的严重咸潮入侵事件影响。


✓ 根治崇明东滩外来物种互花米草

  2012-2016在互花米草控制基础上,华东师大学者研发的土著物种(海三棱藨草)恢复技术和鸟类栖息地优化技术,根治了崇明东滩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全面恢复迁徙水鸟栖息地功能。


✓ 发表了世界首个以湿地命名的生物学新类群

以崇明岛崇西湿地命名的生物学新属,崇西水虱属Chongxidotea Liu, Poore & Lu, 2010

以崇明岛东滩湿地命名的生物学新种,东滩华蜾蠃蜚Sinocorophium dongtanense Ren & Liu, 2014

  2010年,崇西湿地科学实验站建立了首个以湿地命名的生物学新属——以崇西湿地命名的崇西水虱属。该类群为河口特有种和优势种,是河口鱼类的天然饵料,丰富了国际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同时也说明崇明湿地生态环境逐渐优化(崇西水虱属属于敏感种群,对水质要求比较高)。

2013年,崇明东滩科学湿地实验站和崇西湿地科学实验站合并成立了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研究站。随后研究站发表了世界首个以湿地命名的生物学新种——以崇明东滩命名的东滩华蜾蠃蜚,此种属于水质敏感种,对环境要求高,也是迁徙鸟类的自然饵料。


✓ 完成上海湿地资源调查

  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作为技术支撑单位,牵头组织和实施完成了历时三年的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为十三五《上海市生态空间规划》和《上海市生态保护红线划示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 建立野生动物资源监测网络

  2013-2015年,基于上海市第二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华东师大牵头在崇明建立了野生动物资源监测网络,开展每年4次野生动物资源的同步调查工作。

  华东师大上海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技术服务平台为崇明7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全市24个监测站点的提供总服务和科技支撑,特别是禽流感疫情的预防预警。


✓ 建立长江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料库

  2016年,长江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料库正式上线(www.yerows.ecnu.edu.cn),数据库收集整理了十余年来、百余次野外调查所得的长江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本地资料,中英文双语面向国际共享。


✓ 成立崇明生态研究中心、大气科学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2017414日,华东师范大学崇明生态研究中心、大气科学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仪式暨生态文明建设崇明高峰论坛在崇明区举行。

  一院一中心的成立是华东师大接续服务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历史渊源,创新校地合作的一种尝试,探索和实践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和研究院在重新整合学校地学、生态学、生命科学等相关学科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学术高地,以国际领先的科研机构运作理念和建设标准为要求,尽快打造国际一流的生态学、大气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科研学术平台,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提供智慧支持。



整理来源科技处、崇明生态研究中心  编辑米草 

部分图片来自上海崇明微信号等


更多阅读

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华东师大研究机构登陆崇明